16市文化故事㊲|“毕加索”邂逅泉城,独特的参与感让年轻人“沉迷”

如果让美术爱好者列举一位享誉全球的近现代画家,巴勃罗·毕加索肯定是绕不开的一位。这不仅仅是毕加索传奇的经历,更重要是他独特的绘画风格。3月29日,毕加索作品大型回顾展《想象力工场》在济南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之几美术馆开幕,参观者络绎不绝,其独特的展览形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非凡的想象力
作为济南市首个毕加索主题艺术展,它完整呈现了这位现代艺术大师70余载的创作生涯,展出了包含毕加索基金会授权和支持的50件珍贵作品复刻。展览系统梳理了毕加索创作轨迹,设有童年启蒙、学院岁月、蓝调与玫瑰、立体主义革命、超现实探索、地中海诗篇、晚年哲思七大主题。

“如今,人们不再去精神病院,而是创立了立体主义。”处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似乎缺乏了想象力。走进艺术展,参观者无不为毕加索的想象力所折服。《纸盘玩家》运用立体主义创作手法,拆解和重构人物形态,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感;《森林里的沐浴者》采用还原主义,并发展为了不朽的独立图像;《贝斯静物》则打破传统的透视法则,营造出了时空交错的感觉……
正如毕加索所说,“看看这些超现实主义者,他们多么聪明啊!他们发现这些画作完美契合了他们那些抽象的理念。”而毕加索的非凡想象力都一一体现在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油画,还是蚀刻版画,都呈现着毕加索的不安与冒险、坚韧与激情。

扭曲的线条,多层次的折叠,变幻莫测的色彩布局,不仅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参观者跟随毕加索的思维“神游天外”。《亚威农少女》、《梦》等标志性作品复刻,呈现了艺术家从写实到解构的蜕变历程;作为山东首展的《格尔尼卡》创作手稿,则揭示了这幅反战巨作的创作过程。
独特的生命力
除了风格迥异的作品,本次展览营造的“参与感”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进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群“飞翔”的白鸽,这成了年轻人打卡最多的地方。毕加索被誉为“和平鸽之父”,他笔下的白鸽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力控诉,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特有意象。创作于1952年的《鸽子彩虹》也在本次展览之列,是少数能让参观者看明白的作品之一。

本次展览创新设计了光影放映室、创意工坊、MBTI艺术人格测试、专业讲解服务四大沉浸场景艺术体验。其中,数字影像还原了毕加索创作场景,还在不同节点设置了立体主义雕塑观察台、玫瑰墙、1:1工作室还原等打卡装置。MBTI测试生成个性化艺术解码卡,建立观众与作品的深度连接,为游客沉浸讲解,解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很多参观者专门坐在雕塑观察台、玫瑰墙等位置拍照打卡,而不少参观者步入画中,成为“画中人”。还有的拿起画笔体验艺术的创作过程,通过笔尖和画布的触碰,更加真实地感受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正如一位年轻人说的那样“虽然不大明白这些奇怪的图形,但总能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这句话超越时空和毕加索产生了共鸣。毕加索曾经说,“我穷尽一生像孩子一样作画,别让僵化的思想和浮世的忙碌埋葬我们的学习动力”。
科技赋能艺术,文化反哺产业。国际艺术资源与数字技术场景相互结合,不仅丰富了区域文化体验维度,也为济南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艺术价值与产业生态的双向赋能。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