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华厦眼科引进菏泽首台角膜生物力学仪,引领近视手术安全标杆
通讯员 任兆潘

4月9日,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引进国际高科技眼科检查仪器——德国OCULUS Corvis®ST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它可以直观反映圆锥角膜风险,提供更准确的术前数据,为广大患者的近视手术安全再添一重保障。
众所周知,为了保证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 摘镜前可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查,检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眼部情况,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二是排查圆锥角膜等禁忌证的风险。
“我们医生必须要始终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就是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屈光诊疗技术、设备带给更多的菏泽地区近视患者。从此前的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系统、德国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到今天的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分析仪,全球先进设备、技术的引入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更佳的就医体验。”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专家王丽霞院长表示:“以前,屈光术前检查怀疑圆锥角膜的患者,需要舟车劳顿到济南等省会城市做角膜生物力学检查,非常麻烦而且费用昂贵,现在足不出菏泽即可顺利完成此项检查,为更多近视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精细化的诊疗方案,让更多近视患者能够安全摘镜,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看见美好未来!”

为什么要重视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作为眼表最重要的屈光介质,其经典五层结构(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已形成学界共识。这一精密的层状结构不仅构建了角膜的透明性基础,更是维持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解剖学前提。
角膜生物力学可定义为组织抵抗形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眼内压力的动态承载特性。这种力学平衡由多层结构协同完成:占角膜厚度 90% 的基质层(主要由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提供主要抗拉强度;前弹力层与后弹力层作为特殊弹性膜结构,分别承担剪切应力缓冲与机械应力传导功能;上皮层与内皮层则通过细胞间连接形成生物力学协同单元。
角膜生物力学简单理解为角膜抗扩张的能力,即角膜组织抵抗眼内部压力的能力。影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年龄、经常用力揉眼、眼睑情况、配戴角膜接触镜、干眼、角膜屈光手术等。
在屈光手术术前评估中,通过全面的病史采集与多维度精准检查,可有效识别潜在的角膜生物力学薄弱因素(如圆锥角膜前驱病变、角膜扩张风险因子等),并实施个体化预处理方案。
临床研究证实,角膜生物力学稳态失衡是屈光术后角膜膨隆(包括医源性圆锥角膜)的核心病理机制。因此,建立基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术前评估体系,对提升屈光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性(优化术后屈光状态)及预测性(提高手术方案匹配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的重要运用
全新一代的德国OCULUS 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具有眼压仪、测厚仪和生物力学特性,能在人体上进行测量观察角膜受外界作用反应过程或者是进行标准化的生物力学数据分析,为医生评判患者术前和术后角膜状态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其在屈光手术领域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筛查圆锥角膜患者
最新研究证实,圆锥角膜的病理进程中,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异常重塑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这一发现提示,基于生物力学参数的评估体系可作为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获得的生物力学参数更多,包括角膜生物力学指数、最大压陷深度、断层角膜地形图和角膜生物力学联合指数等,具有较高的筛选圆锥角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尤其是针对静态地形图正常的患者。
为屈光手术设计提供参考
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切削部分角膜基质来矫正屈光不正,不同的手术方式、切削深度 、制瓣方法、光区大小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术前评估角膜生物力学,可以为手术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参考,结合患者的眼部特点及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设计,保证术后的角膜生物力学改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术后效果评估及角膜观察
可以评估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协助医生更早诊断术后角膜膨隆,为是否介入干预提供依据;同时评估重复角膜屈光手术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