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以韧性破局,向价值深处扎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5:11:00    

两年前的今天——2023年4月27日,珍酒李渡(06979.HK)登陆港交所,成为近9年来唯一成功上市白酒企业,亦成为“中国酱酒第二股”。

上市两年来,面对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珍酒李渡以长期主义为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抗周期韧性。财报数据显示,尽管行业增速放缓,2024年珍酒李渡主要经营指标仍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认为,珍酒李渡逆势向上的同时实现高质发展,为投资者与市场注入信心。

逆境稳增,资本市场重要典范

近两年,中国白酒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与结构性变革,资本市场呈现出分化加剧、头部集中、估值修复等特征。

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8%至414.5万千升,但产值突破8000亿元,行业从“量增”向“质升”转变的趋势明显。

同时,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通过品牌升级和渠道优化,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中小酒企则面临淘汰压力,行业洗牌加速。

▎珍酒李渡旗下三大企业

在此背景下,资本逐渐转向长期主义,更注重标的产能、品牌与文化价值的深耕,而珍酒李渡凭借差异化战略成为行业调整期的韧性发展样本。

王传才指出,过去两年,中国白酒特别是酱酒,从狂飙突进到急剧下行,出现了价格倒挂、库存高企、业绩腰斩等特征,而珍酒李渡却能逆势增长、业绩稳健,2023年和2024年营收均突破70亿元,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

▎珍酒李渡主要经营指标

特别是行业普遍降速的2024年,珍酒李渡除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双增外,产品毛利率58.6%(以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与行业持平),经调整净利率23.7%,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产品和渠道层面,次高端产品收入增长8.8%,经销商收入同比增长2.1%。

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增116.3%至7.8亿元,充沛的现金流保障企业运转活力,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摩根士丹利研报截图

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等数十家券商纷纷给予珍酒李渡“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等评级。

上述表现,无一不证明,珍酒李渡上市取得的成功。

三大品牌差异化布局,构建起独特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珍酒李渡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稳健发展,得益于其差异化战略布局和系统性能力构建。

通过集团旗下珍酒、李渡、湘窖三大企业协同与特色化发展,珍酒李渡在渠道革新、体验升级、产品结构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珍酒线下体验店

在渠道端,三大品牌破解行业痛点,构建差异化通路。

当前,白酒行业传统渠道面临的多重挑战,要求渠道精细化运营和厂商利益深度绑定。

珍酒通过“传统流通+新兴”双渠道并行,聚焦次高端及以上市场。一方面,将原团购渠道的珍三十导入流通渠道,提升高端价格带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异业合作吸引高质量客户,高档酒事业部去年实现高双位数增长。同时,优化经销商质量,库存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李渡元代窖池

李渡以江西为大本营,依托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唐代洪州窑文化IP,打造“元代古窖探秘”“宋式婚礼”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触达家庭消费群体,打破传统白酒以男性为主的客群局限,并逐渐开启全国化路径,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18%。

湘窖深耕湖南,打造“工业旅游+美食美酒”线路,强化本地消费黏性。同时,以厂家直营模式精细化运营KA渠道,促销团队稳定性与客情维护能力构筑区域市场壁垒。

在体验端,珍酒李渡通过文化赋能,将历史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语言。

珍酒以“珍”文化为核心,打造“国之珍宴”“圣地之旅”等沉浸式体验IP,并打造地标餐厅珍酒·1912美食研究所,将品牌植入生活场景,吸引新中产与文化精英圈层。

李渡首创“考古+酿造+文旅”模式,通过考古探秘、手作工坊、古风市集等五感体验,不断提升溢价能力。湘窖则依托湘酒振兴政策,将酒厂参观与封坛文化节结合,开发文创产品与VR技术展示,推动工业旅游成为地方经济新引擎。

在产品端,珍酒李渡持续强化大单品战略。

珍酒依托10万吨基酒储能和4.4万吨年投产规模(贵州前三),支撑珍十五、珍三十等大单品持续成功,创新推出的真实年份系列高端光瓶酒成为行业爆款;李渡以“液体古董”稀缺性切入高端光瓶酒赛道,在李渡高粱1955、1975大单品基础上,推出了1308申遗献礼;湘窖以“龍匠”系列替代浓香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覆盖全价格带满足区域需求。

▎珍酒李渡部分产品图

尽管同样面临行业共性难题,但珍酒李渡旗下品牌各自展现差异化优势,构建系统性能力,为穿越周期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行业调整期中的“逆袭选手”。

做时间的朋友,树立可持续发展范式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曾提出“做时间的朋友”,为集团坚持长期主义和可持续发展定下发展基调。上市以来,珍酒李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不断交出漂亮答卷。旗下珍酒和湘窖成为国家绿色工厂,李渡成为江西省省级绿色工厂。

▎珍酒李渡主要ESG评级情况

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参与标普CSA ESG评级,得分位列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并成功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首次申报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评级,在气候变化和水安全领域获双“A-”成绩,达到国际“领导力等级”;持续保持万得ESG“AA”评级,并连续两年入选万得“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榜单,是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

珍酒李渡还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公平、非遗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公益模式。2024年,员工志愿服务超7800小时,捐资金额超1790万元。

▎珍酒高粱种植基地

如珍酒通过发展高粱、小麦合作种植基地56万亩,带动5万余户农村家庭增收;“湘窖·我的大学梦”公益助学活动连续开展七年,累计捐款超3840万元,帮助7500余位优秀学子圆梦大学;李渡借助唐、元“双遗址”举办申遗文化节,弘扬传统酿酒技艺,让文化遗产飘香世界。

珍酒李渡近两年发布的ESG报告可以看出,其通过环境治理夯实品质根基、通过社会责任增强品牌温度、通过治理优化构建韧性体系,正将ESG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有望引领中国白酒行业成为全球ESG实践的标杆。

站在上市两周年的节点回望,珍酒李渡以“做时间的朋友”为内核,其成长轨迹揭示了一个朴素逻辑: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从不是优秀企业的天花板,而是价值重构的催化剂。

当短期主义的泡沫逐渐退去,那些在产能、品质与社会价值上持续深耕的企业,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显现出真正的生命力。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你怎么看?

内容来源:云酒头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