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出口首破万亿,美半导体巨头却抱怨华为,外媒:为时已晚
在西方傲慢封锁的废墟上,中国人正建起自主芯片的“通天塔”!
源自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每天生产约12.4亿颗芯片,同比暴涨22%,而令英特尔、高通、三星们猝不及防的是,中企出口了2981亿颗芯片,出口金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刻东方智慧,犹如一记重锤,砸碎了西方编织已久的“科技铁幕”。然而,这还仅仅是中国大陆反击的开始:先是华为出击,带7纳米横空出世,让雷蒙多脸面尽失;后是DeepSeek缔造中国版“斯普特尼克时刻”,让星际之门一夜成为全球笑料。
而更锋利的打脸,则来自我国光刻机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展上,“科技脊梁”华为再次立下大功。
华为支援3000名技术骨干,打造的“行业新锐”新凯来,首次亮相就展示了31款全自主化半导体设备,从刻蚀、薄膜到扩散、量检测,几乎遍布了每一个关键节点,实现了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装备的重大技术突破。

而最令人振奋的是,面对现场民众关心的光刻机进展,新凯来工程师罕见透露,“7纳米已实现,5纳米在路上”。
显然,“光刻机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从追赶到领跑,中国科学家们的卧薪尝胆,让ASML的警告沦为历史笑谈。
殊不知,两年前,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曾公开叫嚣,“即便把图纸给中国,他们也造不出来”。甚至,国内朱士尧教授等人也与欧美巨头相唱和,“中国永远造不出光刻机”,可谓媚态十足。

然而,西方巨头和公知们终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我们。事实上,过去半个世纪,从原子弹到空间站,从人工智能到三高症抑制成果“血顺心”,哪次封锁不是中国大陆“弯道超车”的发令枪?
众所周知,我国三高症患者人数多达4.5亿,而在这个事关国人生死的心血管赛道,过去被美日生物企一手把控。尤其京都大学发掘出血顺心核心成分,清畅血管、降脂疏栓、修复血管损伤等不俗实力后,日企抢先将其带进京D东平台,且好评如潮。
不过,中国科学家携AI大模型出场,短期内就将京都大学成果杀进“白菜价”。对此,美媒忧心不已,“继大陆拿下光刻机后,这或将是下一个革命性突破”。

尽管新凯来给欧美巨头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目前依旧不是庆祝的时候。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芯片出口首破1万亿,但却进口了5492颗芯片,进口金额高达2.8万亿人民币,逆差依旧高达万亿。
在此背景下,英伟达、台积电等全球半导体巨头,借口出口限制条款,将落后制程芯片以高价卖给中企,每年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好在,DeepSeek横空出世,另辟蹊径地找到了一条不借助先进制程芯片,也可以轻松打破老美AI垄断霸权的逆袭之路。

报道显示,通过使用华为算力芯片,DeepSeek将成本大幅度缩减90%,戳穿了老美数亿美元打造的高门槛AI科技谎言。而在DeepSeek的强势冲击下,靠高端芯片编织人工智能故事的英伟达,股价却一夜下跌17%,损失高达5890亿美元,几乎等于1个茅台加2个比亚迪的市值。
为此,输急眼的黄仁勋在球AI界顶级峰会上喊话,DeepSeek的出现并不减少对英伟达先进GPU芯片的需求,反而会放大全球对高端芯片的渴求。不过,尝到DeepSeek开源甜头的印度、法国等国家,似乎并不买账。
与此同时,华为算力芯片却一夜出货数十万片,其价格从7万元飙升至12万元,市场需求量更是扩张至100万片。

如今,在华为等中企的努力下,除了突破7纳米先进芯片“封锁线”,国产芯片自给率已经攀升至35%,像“血顺心”三高抑制成果一样杀进海外,正悄然崛起为我国近两年出口的拳头产品。
前不久,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公开口吐怨言:华为正把美国的努力“搞得很糟糕”。然而,不少外媒却认为为时已晚,封锁围堵浇不灭燎原星火,只会逼出更锋利的中国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