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每五斤天麻就有一斤来自贵州毕节
毕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天麻资源,近年来,当地把林下仿野生天麻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首位发展,成功打造了大方—七星关—赫章天麻产业发展集群,市场上每五斤就有一斤来自这里,贵州大山金疙瘩正在显现“金”效益。

眼下,在毕节市九龙山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每天都有上百人忙着林地整理、菌材摆放、种植天麻。

王杰是九龙山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们在九龙山打造了一块高标准示范种植基地,准备以1000亩的中国天麻种源高地为核心,以300亩的高标准示范为样板,同步拓展3700亩的天麻种植园区,形成5000亩的一个天麻种源产业矩阵。

王杰
天麻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益智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在药用、食品及工业加工方面有较高经济价值,但天麻却对种植的要求非常高。
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会长张光文告诉记者:“天麻没有根,不能从土壤里面吸收营养;天麻也没有叶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天麻是靠与蜜环菌共生,蜜环菌分解木材形成养分,输送给天麻,让天麻慢慢长大。”

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会长张光文
毕节天麻种植坚持“人种天养”,以“林下仿野生种植”为生产模式种植出来的天麻营养物质和药效物质积累过程与野生天麻一致。
“我们毕节种天麻的地方绝大部分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林地里面,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天麻有效物质积累。林地有数十年形成的腐殖质,适合天麻的生长。人工把天麻种到林子里面去,让它在林子里面自然生长,这样种出来的天麻品质接近野生天麻,甚至超越了野生天麻的品质。”毕节市天麻单品专家组专家郭刚介绍。

因“野性十足、品质纯正”,毕节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达0.46%,接近《中国药典》标准的2倍,此外,还含有硼、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2023年天麻被纳入食药同源目录,更为当地天麻产业发展拓展了赛道。
去年,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成立天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提高天麻育种、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天麻向全产业链迈进。

毕节天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唐招辉说:“天麻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部生态链在我们大数据平台上都能体现。我们还收集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所有的天麻实时的交易数,充分了解市场也更利于我们的交易。”

毕节天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唐招辉
目前,毕节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全国每5斤天麻中有一斤来自毕节。毕节市的大方县还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全县有25个乡(镇)发展天麻产业,种植规模5.36万亩。当前,大方正在谋划打造天麻小镇,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贵州瑞智天麻产业科技集团三产负责人马驰宇给记者介绍了天麻小镇的大概规划。“天麻生命康养小镇占地600亩,以奢香古镇为核心,囊括了贵州天麻交易市场、贵州天麻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贵州大方天麻总部基地。主要会涉及到中医馆养生馆、睡眠中心,全麻宴、研学等。通过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来吸引游客留住他们。”马驰宇说。

2024年,毕节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25.6万亩,产量7.4万吨,综合产值达40亿元。目前,毕节已培育了天麻天麻经营主体1千多家,打造天麻种植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19个,构建了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的经营体系。

对于毕节天麻产业的发展,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天麻专班办公室主任邱炼非常看好。“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赴贵州考察,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我们毕节就是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选准天麻作为我们的特色主导产业。下一步,我们将从良种繁育、规模化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等环节来持续抓好天麻产业,预计到今年年底,天麻种植面积要达到35万亩以上,产量突破10万吨,力争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

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天麻专班办公室主任邱炼
记者: 张枥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