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拼命三郎”赵静伟:用匠心守护地铁列车行车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01:00    

提到北京地铁7号线检修中心技术主管赵静伟,熟悉他的人立刻会联想到“技术大咖”“拼命三郎”。自2010年入职以来,他先后担任5号线检修中心电器班列检员,7号线检修中心月修班班员、列检班组长、电器班班长、技术主管等职务。一路走来,他以精湛的技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守护地铁行车安全。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高峰,城市已在车水马龙中苏醒。“列车牵引故障,迫停区间。”“谁在正线呢?快去看看。”几条消息瞬间在检修中心的工作群里“炸开了锅”。这时,休假中的赵静伟恰巧在7号线地铁里,得知消息后,他根据车辆运行路径和列车车次进行判断,发现前方车站正是那辆故障列车的所在位置。赵静伟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地铁站,朝着下一站的方向飞奔而去。然而,两站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仅靠双腿奔跑,显然来不及。心急如焚的他迅速扫开路边的共享单车,朝着故障列车停靠的车站飞驰而去。两公里多的路程,他在短短5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凭着过硬的技术,赵静伟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并处理完成。片刻间,列车缓缓驶入库线,正线秩序恢复。

近年来,7号线列车所使用的“铁峰”继电器因临近使用寿命,逐渐暴露出故障隐患。高额的日常更新成本,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重重地压在运营维护的成本账本上。而频繁的维护作业,更是让检修团队疲于应对。面对这一挑战,7号线检修中心竖起技术革新大旗,对列车部分继电器进行更新改造。赵静伟挑起了改造项目的大梁。

项目启动之初,困难重重。但赵静伟和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以实验室为战场,凭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对技术的执着追求锚定方向,着手设计全新的继电器方案。他们从海量的数据收集开始,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甄别筛选,挖掘关键故障点。在改造期间,技术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长明。小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新型继电器终于被研制成功。

经专家评审后,新型继电器大规模更换工作拉开帷幕,困难也接踵而至。更换继电器意味着要重新梳理近5000根线路,犹如给地铁列车做神经外科手术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赵静伟和团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将所有列车的 “铁峰”继电器全部更新完毕,从而解决了继电器老化、故障率高的问题,还让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了一个台阶。截至目前,7号线列车未发现一起因更换继电器引发的故障。

作为技术团队的带头人,赵静伟深知,唯有众人拾柴,方能燃起技术革新的熊熊烈火。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倾囊相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很多年轻职工迅速积攒经验、逐步蜕变,成长为能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挑起大梁的技术能手,为团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15年间,赵静伟带出2名技术助理、2名班组长和10余名高级工。学习氛围在团队中蔚然成风,大家彼此切磋技艺、相互扶持鼓劲,向着技术的高峰携手攀登。

回首往昔,那个初出茅庐、懵懂青涩的“技术小白”,凭借着对地铁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不懈钻研,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如今检修中心公认的“技术大咖”。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对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责任的担当,让赵静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成为了7号线检修中心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

(劳动午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张添翼)

来源:中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