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经济工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7:26:00    

近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引发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外贸领域承压。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以进一步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应对外部冲击。

强化底线思维,就是要防范最坏的可能,力争最好的结果,提前研判形势、做足准备,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眼下,在关税战、贸易战冲击下,国际经济难言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已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份的3.3%下调至2.8%,贸易增速预期从3.2%下调至1.7%。我国外需面临放缓风险,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将受到影响。

正视外部压力,也要认清发展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开放的创新生态等,都是我们应对外部变化的底气。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交出“超预期”答卷,GDP同比增速达5.4%,生产需求指标加快回升,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从侧面反映出在外需变动加剧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主动应变,就要更加充分发挥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

面对复杂形势,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做到“手中有牌、心中有数”。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下好宏观政策的先手棋、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动仗,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才能在危机中孕育新机。

应对短期性、周期性问题,要在政策工具箱中留足“后手”。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意在推动政策靠前发力。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地方债券发行提速,政策落地节奏加快。一些新“工具包”即将出台,比如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聚焦于政策的结构性,助企融资、纾困更加精准。增量储备政策应因时而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形成整套“组合拳”。

应对长期性、持续性问题,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能,呼唤更加公平、透明、统一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引入发展“活水”、拓展外部空间,离不开有序扩大自主开放。近日,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与2018年的首版清单相比,事项压减约30%;服务业扩大开放再提速,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对外资开放力度之大,备受瞩目。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破解更多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任凭乱云飞渡,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化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的战略选择。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既是我国的破局之道,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原标题:《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经济工作》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