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和音: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

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离不开正确价值理念的引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传承亚洲悠久文明传统,凝聚地区各方共同价值理念,汇聚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念遵循。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地区国家普遍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公道、不要霸道,要共生、不要零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是地区各方的共同呼声。中国是亚洲价值观的坚定倡导者,也是积极践行者。东南亚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以大国担当发出维护自由贸易、反对单边霸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之声,为各国团结合作注入信心和勇气。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值此困难时刻,世界渴望稳定性、可靠性、方向感。在中国的作为中,我们看到这些品质并深感钦佩,认识到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稳定性,更是未来持久的希望。”
和平是亚洲的人心所向。亚洲人民经历过殖民战乱带来的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期待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过去几十年,亚洲走出积贫积弱、动荡战乱,逐步走向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得益于地区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当前,霸道霸凌、强权政治抬头,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地区各方唯有共同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才能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
合作是亚洲的共同需求。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亚洲奇迹”。“亚洲奇迹”表明,地区发展的密码是合作共赢。亚洲国家比邻而居,共同利益、共同责任让各国紧密相连。着眼未来,亚洲继续发展进步,亚洲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离不开互帮互助、互利合作。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之行期间,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达成百余份双边合作文本,表明中国和地区国家探寻合作新机遇,实现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诚意。
开放是亚洲的必然选择。亚洲成为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积极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当前,个别大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给地区发展繁荣带来严重风险。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地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封闭的孤岛。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各方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守护开放融通的地区合作大格局,才能在风高浪急时更好守护自身利益。
包容是亚洲的文化基因。亚洲文明在历史长河中靠交流互鉴不断发展进步,亚洲人民最懂得求同存异、有容乃大的道理。地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一员;各国的事由各国人民做主,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这是对亚洲文明传统的自觉传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选择。坚持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亚洲方式为正确处理国家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思路,为化解摩擦分歧、实现相互成就贡献方案,在这个各国命运与共的时代展现独特价值。
亚洲的未来,掌握在亚洲人民自己手中。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坚持共迎挑战、共创未来,全球发展的“亚洲时刻”将闪耀更璀璨光彩。
原标题:《人民日报和音: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