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舍小家田垄 富乡亲钱袋 七旬老人两次让地托起全村“黄金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32: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宋莹、刘丹)4月7日,兴山县昭君镇响滩村新修的夏橙采收点建设完毕,在采收点旁,79岁的张宜梅正用扫帚清理新路上的落叶。春阳暖融融地晒着,老人脱了厚棉袄,“我怕耽误施工进度,旁边的柑橘田长满草,等修好我才来除草。”她笑着说。三米外,采收点的下方,是她三年来两次无偿让出的6分田。

响滩村的夏橙是村民的“钱袋子”,但过去各家各户分散卖果,光是转运费就让大伙心疼。今年村里想建集中收购点,可找地方成了大难题——既要位置方便,又要土地平整,还得村民同意。村干部开了好几次会都没定下来。

“用我家的地!树砍了,地不要钱!”正当干部们发愁时,二组张宜梅的这句话让所有人愣住了。她主动又让出村道旁的三分地和12棵正在结果的柑橘树。记者了解到,这是张宜梅老人第二次让出自家的地。2023年2月她也让出了3分多地、22棵橙子树。按政策,这样好的地能补3万多块钱,可老人一分钱都不要。

现在新收购点能同时摘果、分拣、装车,估计每年能给全村省下10多万元运费,每家能多挣近5000块。“往年要挑着橙子走五里山路,今年直接装车进城,果子新鲜了,价钱也上去了!”种橙大户向昌明高兴地说。

张宜梅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年轻时帮邻居照看孩子、农忙时替孤寡老人收粮……这次让地,她特别干脆:“我老了,这些树和地留给村里,能让大伙的‘钱袋子’更鼓值了!”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