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受伤,留意困扰肩部的“隐形杀手”
“我每天下班后肩膀都感觉不舒服
像是被水泥封住”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
偶尔感到肩部前外侧一阵疼痛?
当心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这个隐形杀手盯上你!
小体特别邀请了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体育医院专家为你揭秘这一健康威胁
教你科学应对

病症初认识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就是肩峰下面的组织因撞击而产生的疼痛。

当手臂外展到60°-120°时,疼痛最为明显,这很可能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在作祟。

简单来说,就是肩峰下面的组织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撞击,从而引发疼痛。它是肩痛的常见病因,症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运动积极性降低,严重者甚至产生睡眠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发病诱因
运动因素:对于热爱运动的人群,比如经常进行过头运动(如打羽毛球、网球等)的人,肩部反复外展、上举,肩峰下组织不断受到摩擦、撞击,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病症。

解剖结构异常:部分人天生肩峰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比如肩峰过于前倾、骨赘形成等,会使肩峰下间隙变窄,增加组织撞击的概率。
年龄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肩部的肌腱、滑囊等组织会逐渐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在活动中受到损伤,进而诱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应对之策
急性期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过顶、快速、关节机械负荷过大的运动。治疗目的是消除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多数病例都可以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治疗得到良好的效果,部分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接受手术治疗。
预防小贴士
运动前充分热身:在进行任何肩部负荷较大的运动前,都要花上5-10分钟进行热身,活动肩部关节,拉伸肩部肌肉,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

纠正运动姿势: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至关重要。无论是健身锻炼还是日常劳动,都要注意肩部的发力方式和角度,避免错误姿势带来的额外损伤。
适度锻炼肩部肌肉:平时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肩部肌肉锻炼,如靠墙静蹲、小重量哑铃侧平举等,增强肩部肌肉力量,为肩部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虽然会给我们的肩部健康带来威胁
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
积极预防和治疗
就能有效减少它的侵害
重新拥有灵活、无痛的肩部
继续活力满满地享受生活
文:顾宁


